农村生活网

农业必备知识点与我国各种类型的农业

农业技术 2023-12-17发布 79次点击

1、农业区位因素条件(3 方面)


自然:  气候(光照、热量、降水、昼夜温差)


地形(平坦开阔,排水条件好)


土地、土壤(土地资源多少、土壤肥力、性质、土层厚度)


灌溉水源(地下水、河流、湖泊、绿洲、高山冰雪融水)


灾害(旱涝灾害、寒潮暴雪低温冻害、病虫害、土壤盐渍化、风沙荒漠化、水土流失)


社会经济条件:


政策、市场(决定类型和规模)、交通、科技(良种、病虫害防治、运输技术、冷藏保鲜)


劳动力(丰富廉价素质高)


机械化 商品率  地租  种植历史悠久  经验丰富  饮食习惯


例题:乳畜业选择的区位条件:气候温凉,不利于谷物成熟,利于多汁牧草生长;临近城市,消费市场广阔;交通便利;冷藏保鲜技术先进


2、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的特点


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


②农民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


③生产具有很大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


3、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(一大一小一高三低)


①小农经营(家庭为主,人均耕地少)


②单产高,但商品率低(精耕细作,但农村人口多,自给为主)


③机械化水平低(水田为主;土地规模小)


④水利工程量大(水旱灾害频繁发生)


⑤科技水平低(靠传统经验)



4、种植园农业的主要特点


①集约化,专门化


②生产规模大,占地面积大


③劳动密集型农业


④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


⑤产品商品率高,单产高


⑥机械化程度低


⑦受历史因素影响大


5、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(如东北水稻、新疆瓜果)


品质好表现:口感好、绿色无污染、外形好、果粒大、自然灾害少


①环境质量好(空气、土壤、水质)


②昼夜温差大(有机质积累)


③光照充足(光合作用)


④气温低(生长周期越长,积累的有机质越多,品质越好)


⑤病虫害少(农药的使用量少)


⑦土壤肥沃(化肥施用量少,倡导精准施肥)


⑧人类活动(农业、工业、交通等污染物排放量;开发历史短,人类活动少,原生态环境好)


⑨农业技术(改良品质、改进耕作技术)


6、农产品单产高的原因:


①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好(生长周期长、光照强、昼夜温差大、水分条件好、土壤肥沃等)


②自然灾害少(旱涝、风沙、低温阴雨冻害、病虫害等)


③精细管理,农业科技水平高


④农作物品种优良


7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(物美、价廉、品种好、时机好)


①农产品自身品质优,种类多


②农产品价格优势(土地、劳力、运输、技术成本)


③上市时间(时间早或者反季节上市)


④加大科技投入,培育优良品种



8、影响商品率高的原因


产的多:


①自然条件好


②自然灾害少


③农业技术水平高,单产高;经验丰富


④地广人稀,人均耕地面积广


⑤机械化程度高,劳动生产率高


用的少:人口密度小,消费量小


外部条件:


①市场需求大


②农产品运输要求与交通运输条件


9、果树防冻的方式


①覆盖地膜:土壤保温


②树干涂白:抗寒保暖防冻裂


③树体包裹


④冻前灌水:增加土壤温度,防寒;提高土壤墒情,防春旱


⑤熏烟增温:增强大气逆辐射,保温


⑥人工堆雪:积雪堆培于树的根部,给土壤增湿保温


⑦营造防风林:减弱风速,减少冻害


⑧喷洒药液:推迟开花期,躲过霜冻危害


10、冬灌的作用


①稳定地温,防止冻害


②沉实土壤,减少冻害


③蓄水保墒,缓解干旱


④保护表土,减少风蚀


11、梯田的作用


①水土保持:减缓地表径流流速,增加下渗;减少地面的径流冲刷


②拦蓄洪水


③通风透光


④增加土层厚度,提高土壤肥力


12、起垄、高床的意义


①增加土壤厚度,利于根系深入


②利于雨季排水,防涝


③增加受光面积


④增大昼夜温差,利于养分积累


⑤增大地表粗糙度,削弱风力


13、果实套袋的优缺点


优点:


①利用光照,使果面均匀着色,减少紫外线灼伤


②具有保温作用,减轻冻害和风害


③防鸟类啄食和病虫害


④减少喷洒农药残留,提高果品安全


缺点:


①提高生产成本


②减弱光照


③潜在的土壤污染


14、地膜覆盖的影响


有利:


①减轻土壤表层水分蒸发,保墒


②减少土壤与膜外热交换,春季增温,减少生长期


③减少地表侵蚀,保土保肥


④使近地面反射光增强,增强光效应,增加果品着色度


⑤抑制杂草生长和病虫害


不利:


①残膜清楚不净,造成土壤污染


②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


③土壤透水性透气性能降低


15、铺稻草的好处


①减轻土壤表层水的蒸发,保湿


②减少土壤与外界热交换,夏季降温,冬季保温


③减少地表侵蚀,保土保肥


④腐烂后进入土壤,补充有机质,提高土壤肥力


⑤减少地面接收阳光,抑制杂草生长,易引发病虫害


16、覆砂砾层的好处


①减轻表层土壤水分蒸发,保湿


②表面粗糙,较少地面侵蚀,保土保肥


③砾石间隙大,渗水作用强,保湿


④减少地表比热容,增大昼夜温差,利于有机质积累


17、温室大棚的作用


①改善热量条件:反季节生产,提高经济效益;延长生长期,提高产量;保温,减少低温冻害


②改善空气湿度,保湿


③防风沙,减少风力侵蚀,保土


④防止病虫害侵入,提高品质


⑤防止外来生物入侵


⑥遮阳、遮雨、防虫(特指高温多雨地区)


18、病虫害少的原因


①气温:夏季昼夜温差大,不利于繁殖和幼虫成活;冬季低温,不利于虫卵过冬;春季低温,不利于虫卵孵化,苏醒晚;寒潮降温减少虫害


②光照:太阳辐射强,紫外线强,杀虫作用强


③水土:水分土壤条件好,作物生长发育好,抗虫害能力强


④生态环境:生态平衡,害虫天敌;作物混种,气温抑虫


⑤自然灾害:森林火灾烧死虫卵


⑥科技:培育抗虫优良品种


⑦农药:滥用农药,增强害虫耐药性


19、近年来,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


①风蚀、水蚀和沙漠侵吞


②建设占用耕地


③生态退耕


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


⑤灾毁耕地


20、我国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


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,保护耕地资源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


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


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


④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


⑤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


21、农业(种植业)可持续发展的措施


①技术:加大科技投入,培育优良品种;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于推广


②建立生产基地,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


③销售:加大宣传和品牌建设,拓展销售渠道,积极扩大市场


④加大机械化生产,提高生产效率


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、有机农业、节水农业、精准农业等


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(多种经营)


⑦合理使用土地,保持土壤肥力


⑧产业:调整农村产业结构,延长产业链,发展深加工,增加附加值


⑨政策:补铁政策,限耕、休耕政策;


22、农业可持续发展类问题开放性设问(发展侧重社会经济,不发展侧重环境保护)


支持


①发展条件好:某项自然条件优越;市场需求大;经验技术


②经济效益:推动经济发展;提高产量,获得规模效益


③社会效益:增加就业机会;增加农民收入,摆脱贫困;促进基础设施建设


反对


①条件约束:山地多,平地少,土地资源有限;气候干旱,水资源不足;


资金、技术不足;距市场远,不利于运输,交通运输成本高


②经济效益:产量大增,市场饱和产生滞销,导致价格降低


③产生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


23、粮食短缺的原因


自然原因:气候条件差;耕地少;肥力低,土壤贫瘠;水源短缺;自然灾害频繁


社会经济原因:人口多,增长快,需求大;农业生产技术落后;生态环境破坏


24、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


①化肥农药的使用,污水排入河流,造成水污染


②农药喷洒随风进入大气,造成大气污染


③塑料薄膜的使用,残留在耕地中,造成白色污染


④农药残留在土壤中,造成土壤污染;随降水下渗,造成地下水污染


⑤秸秆燃烧造成大气污染


25、天山牧民转场的大致过程及转场放牧的好处


转场过程:


春季:天气转暖,向高处(山地)草原转移


夏季:在林带以上海拔较高的草甸、草场放牧


秋季:天气转冷,向海拔较低的(荒漠)草原转移


冬季:在山麓牧场,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


转场好处:


①充分利用了不同高度的草场资源


②保护了草场资源


③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


26、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畜牧业的借鉴意义


①划区轮牧,进行人工草场建设


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


③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


④冷藏、保鲜技术的推广


⑤开辟水源,保证人畜、牧草用水


27、草原围栏放牧的影响


①影响野生动物迁徙


②草原食物链遭破坏


③家畜活动范围小,影响植物种子传播


④生物多样性减少


⑤生态环境恶化


Top10

沪ICP备08033415号 © 农村生活网